蓝理
-
蓝理,清朝康熙年间的平乱名将。表字义甫,号义山,福建漳州漳甫县赤岭畬族人,自幼习武,精通刀、枪、矛、盾等各种兵器。有关志传描述他身材魁梧,能力举八百斤,足追奔马,还能拽马尾倒行。清康熙二十年,蓝理出任前部先锋后,在厦门训练水师,严肃军纪,严格训练,深得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赏识。康熙二十二年,施琅、蓝理率领水师攻打澎湖。于危急关头,大吼‘将军勿忧,蓝理在此!’与敌血战至负伤10多处,中炮跌倒,腹破肠出,血透战炮,依然‘誓与贼无生还’将士备受鼓舞,勇猛杀敌,取得澎湖之战得巨大胜利。蓝理因战功显赫,被授与参将,加左都督。康熙皇帝也盛赞他‘血战破敌,功在首先。’他也因此战更加出名,历代誉为“破肚总兵”,可见他的神勇。
康熙二十九年,蓝理调任舟山定海镇总兵。在此,他带头捐巨资,命令定海镇三营官兵轮流参加庙庵修复,自己更是身体力行,自始至终参与修复工程。仅几年功夫,修建了普济、法雨两寺,修复了积善庵、智度庵、清凉庵和南天门等寺院,对恢复、振兴普陀山佛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康熙五十四年,年近古稀的蓝理请军出征平定准葛尔部落的叛乱。蓝理率领四个儿子随大军出发,千里驰骋,效命疆场。终因年高体弱,旧伤复发,于征战中病逝,终年72岁。消息传到普陀山,僧众们为了纪念他,特地把蓝公生祠改为蓝公祠。
蓝理为了国家的统一大业,托肠血战,所向无敌,其爱国赤诚气贯长虹,历来为人传颂。虽然蓝公祠毁于‘十年浩劫’,然其生前用过的盔甲和钢刀,至今还陈列在普陀山文物馆内,前来点香叩拜之人络绎不绝,缅怀他为国家统一大业立下的汗马功劳。
令人惊喜的是:有关蓝理的名胜古迹,不仅舟山和福建漳州等地有,台湾也有。原来数百年来,海峡两岸同胞都在追怀这位平乱将军。有去参观过蓝理故居的人,在追怀他收复台湾、维护国家统一和修复普陀山中的英雄业绩之时,一定会生出许多感慨:这蓝理故居和他当年留下的盔甲、钢刀。不仅仅是我们珍贵的名胜古迹和文物,更重要的是它凝聚着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之魂。记得一位诗人说过:有人活着,人们以为他已经死了。有的人死了,却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。蓝理将军是属于后一种人的。从海峡两岸同胞对这位平乱将军的追怀中,也正是反映出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统一的心愿!